{ 一起走 taskun mudaan }
數鈔票vs數豆豆?
文青便當vs吃得飽的便當?
地方創生vs地方創傷?
*一起找尋的想像共同體
*地方創生都會遭逢的可愛失敗日誌
*在深厚的田野調查之上,繪出充滿臨場感的真實經歷
《一起走 taskun mudaan》以纖細柔美的筆觸將社造團隊的經驗與感受如實描繪,從主角阿多的視角可以看出團隊在推廣部落農耕與飲食文化的種種努力,以及面對現實的兩難。譬如:欲幫助部落解決問題,但介入本身是否就帶有外來者的凝視;年輕原民世代在都市被排擠、回到部落又因不夠認識傳統文化被耆老批評;官僚式的地方創生,是否終將淪為漂亮的宣傳口號⋯⋯所有的問題環環相扣,卻難以找到適切的解答。⋯⋯
「地方創生」一詞源於日本,近年成為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的發展政策,社區營造、藝術駐村、跨國交流⋯⋯各式各樣的夢想與計畫在全台遍地開花,急速推進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全新詞彙「地方創傷」,用以描述滿懷期待的在地人與充滿理想的創生團隊,雙雙在失當的策略下失敗收場。
《一起走 taskun mudaan》的作者Adoor Yeh歷時三年,將種種所見:外來者欲協助解決問題,但是否忽略了屬於部落的觀點;年輕原民世代在都市被排擠、回到部落又因不夠認識傳統文化被耆老批評;官僚式的地方創生,是否終將淪為漂亮的宣傳口號⋯⋯等現象,濃縮為一部直白率真的創生日誌。
179 p | B5判 | monochrome | slowork publishing
Prototype Character Design //////
原始角色設定圖
阿多
因緣際會來到花蓮部落的主角,脫線,對當地人文充滿興趣。
LO
基金會企劃負責人,深根部落,充滿理想與熱血
議員
品牌設計,熟悉消費者喜好、務實有能,喝了酒會露出本性
小明
原鄉料理人,不怎麼愛說話,對有興趣研究的食材會一頭栽進去
盅老師
殿堂級學者,博學多聞,來去快如閃電
部長
深根地方部落的基金會大家長
鱒魚
基金會同事,擅長滔滔不絕關於部落振興的想法,健談又有幹勁
頭目 | Adal | 夫人
個性鮮明的長輩們(迪娜Tina),對自己的菜園作物很自豪,盡心盡力參與部落每個單位的發展
老蝦
部落返鄉青年,率先投入有機事業的冒險家,很有商業頭腦
輪子
攝影師,跑遍全台專門紀錄各個部落的大事小事
豆豆圖鑑 All About Beans
豆豆湯食譜:
給喜愛暖胃飽食的你:
大紅豆、花豆、薑、香菜、三層肉
給喜歡後韻清爽的你:
佛手瓜、排骨、鴨鵝菜(sama)、花生碎
給想要嘗試招牌的你
大紅豆(binnu)、排骨、酸菜、生薑
要點:冷凍後的豆子拿來煮會更快軟!